老电影《原野》拍摄幕后故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新社主管电影部工作的吴江副社长根据廖承志同志关于侨务外宣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设想,导演凌子提议将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搬上银幕,得到了吴江的支持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新社主管电影部工作的吴江副社长根据廖承志同志关于侨务外宣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设想,导演凌子提议将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搬上银幕,得到了吴江的支持 。
为拍好影片,导演于本正查阅了几十万字与《日出》有关的资料,还前往天津实地采访,接触了许多过去的茶房、银行职员、妓院老板等,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原型。在创作过程中,曹禺多次为于本正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性格,还对具体人物的化妆、服装给予指导。
“印象最深的是展览中夏衍用过的笔与放大镜,还有他反复修改的手稿,这位大文学家,在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仍十分勤奋。”走出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10岁的顾行简发出如是感叹。于此举办的“人民史诗 时代光影”馆藏电影主题手稿展,读者可见泛黄的《林家铺子》《祝福》
电影简介:1984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改编自曹禺同名经典话剧。故事聚焦封建大家庭周家的崩溃过程,通过周朴园、繁漪、鲁侍萍三人的情感纠葛,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与残酷。孙道临、顾永菲等老艺术家精湛演绎,戏剧张力十足。
《原野》,这部由叶剑英之女凌子执导的电影,改革开放初期曾在国内被禁放7年,于1988年公映荣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个中由来,一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谜